Intel和AMD的恩怨情仇

千度号 科技40阅读模式

同属CISC阵营的Intel和AMD牢牢占据着全球个人PC和服务器的芯片业务市场。

但在长达五十多年的时间里,双方却上演了一幕幕让人瞠目结舌的爱恨情仇。其激烈程度比腾讯和阿里之间有过之而无不及。文章源自千度号-https://www.taibaowl.com/5012.html

与“双马争锋”的局面不同,AMD在大多数时间里都扮演着追赶者的角色。但是它始终没有放弃追逐的脚步。文章源自千度号-https://www.taibaowl.com/5012.html

Intel和AMD的恩怨情仇

文章源自千度号-https://www.taibaowl.com/5012.html

1957年,一家被后世誉为“半导体鼻祖”、“硅谷人才摇篮”的公司在硅谷瞭望山下的一间小屋里成立。

这就是蜚声中外的仙童半导体。而Intel和AMD都源于这家公司。文章源自千度号-https://www.taibaowl.com/5012.html

1968年,从仙童半导体出来的罗伯特·诺伊斯和戈登·摩尔(没错,就是我们熟悉的摩尔定律的提出者)在美国加州圣克拉拉创立。文章源自千度号-https://www.taibaowl.com/5012.html

一年之后,仙童半导体的销售经理杰里·桑德斯也带着几名员工离开,创办了AMD。有意思的是,AMD第一个临时办公地点也在圣克拉拉,随后才迁往桑尼威尔。文章源自千度号-https://www.taibaowl.com/5012.html

蜜月

Intel和AMD的恩怨情仇

罗伯特·诺伊斯,集成电路发明者之一文章源自千度号-https://www.taibaowl.com/5012.html

诺伊斯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,集成电路发明人之一。摩尔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化学博士,著名的摩尔定律提出者。

这两位大博士都曾经跟随晶体管之父威廉·肖克利工作。他们所创办的Intel一出生就是含着金汤匙的。而杰里·桑德斯相比之下就要逊色得多。文章源自千度号-https://www.taibaowl.com/5012.html

因此,无论是从人才还是资源上,AMD都无法与Intel相比。文章源自千度号-https://www.taibaowl.com/5012.html

双方创始人显然也很明白这一点。因此Intel以技术发展为导向,而AMD则更多是以学习模仿和生产制造为主。文章源自千度号-https://www.taibaowl.com/5012.html

Intel和AMD的恩怨情仇

摩尔,Intel 第二任CEO,摩尔定律提出者文章源自千度号-https://www.taibaowl.com/5012.html

1978年著名的x86架构在Intel的8086处理器上诞生。文章源自千度号-https://www.taibaowl.com/5012.html

当时个人电脑发展极为迅速,IBM为了抢占市场,将操作系统和处理器外包。前者成就了微软,后者成就了Intel。文章源自千度号-https://www.taibaowl.com/5012.html

基于当时半导体行业“第二来源”的规定,在IBM的斡旋下,Intel和AMD达成长期协议。文章源自千度号-https://www.taibaowl.com/5012.html

从8086直到80286,AMD都是Intel的“代工厂”。文章源自千度号-https://www.taibaowl.com/5012.html

决裂

Intel和AMD的恩怨情仇

杰里·桑德斯,AMD创始人文章源自千度号-https://www.taibaowl.com/5012.html

AMD虽然生产的是Intel的芯片,但却是贴的自己的标签。这让Intel很不爽。

自己辛辛苦苦研发出来的东西,你凭什么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,而且还借此扩大自己的市场?文章源自千度号-https://www.taibaowl.com/5012.html

于是,在1985年研发出80386后,Intel突然中止了之前的协议,不再给AMD提供386的相关技术资料。文章源自千度号-https://www.taibaowl.com/5012.html

毫无防备的AMD措手不及,一纸诉状将Intel告上法庭。双方从此决裂,走上了全面竞争之路。文章源自千度号-https://www.taibaowl.com/5012.html

可双方谁也没想到这场诉讼竟然持续了8年之久。文章源自千度号-https://www.taibaowl.com/5012.html

Intel和AMD的恩怨情仇

8年长跑,可惜没能结婚

直到1994年,AMD才拿到386许可。但此时386早已成为“过气网红”。

而在这8年中,Intel一家独大,无人能敌。AMD只能依靠仿制Intel的处理器生存。

激战

1993年,Intel的586处理器诞生。为了避免模仿,将其命名为Pentium(奔腾)并且进行了商标注册。

AMD同期推出的K6毫无还手之力。

1999年,AMD的Athlon(速龙)处理器诞生。其综合性能超越同期的奔腾。

Intel和AMD的恩怨情仇

战功赫赫的AMD速龙

而且AMD抢先Intel发布了1GHz的CPU,一时间名声大噪。

Intel不甘示弱,立刻推出P3,AMD也很快上线Athlon雷鸟予以回击。而且还开发出低版本的“毒龙”来对标Intel的赛扬系列。

这段时期可以说是双方互有胜负,竞争异常激烈。对我们这些吃瓜群众来说,却也是精彩纷呈的时期。

辉煌

2003年,AMD在x86架构的基础上扩展出x86-64架构,又名AMD64。

几乎同期Intel推出全新的IA64架构,但由于不能和x86兼容,宣告失败。AMD由此抓住机会,迅速给了Intel三连击。

Intel和AMD的恩怨情仇

趁胜追击的闪龙

低端市场推出Sempron“闪龙”,中高端市场推出Athlon 64/FX。Intel同期的P4完全不够打。

双方也于此时上演了“真假双核”的戏码。共同推动CPU市场进入双核时代。

回归

2006年,Intel推出Core系列,在CPU市场将AMD打的大败。

为了生存下去,AMD收购了ATI,转战GPU市场与英伟达展开竞争。但CPU市场上,AMD全系列性能都被Intel吊打。

这一时期,CPU高端市场完全被Intel统治。AMD只能通过主打性价比来抢占中低端市场。

Intel和AMD的恩怨情仇

2010年,桌面CPU迈进六核心时代,Intel首先发布六核Core i7。AMD也发布了价格亲民的六核Phenom(羿龙) IIX6。

再战

2016年,被Intel打压十年的AMD推出Zen微架构,正式上市Ryzen系列CPU。

在此后的不断发展中,Ryzen系列CPU以更高的工艺,更强的性能,更低的价格得到市场高度认可。但Intel也不甘示弱。Core i7已经更迭到了十一代。

双方似乎又回到“奔腾”与“速龙”激战的上世纪九十年代。

Intel和AMD的恩怨情仇

锐龙

可以想象,Intel和AMD之间的“世纪大战”恐怕还会继续延续下去。但无论双方如何竞争,都难有第三者能够动摇他们在CPU领域的地位

千度号
  •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7月22日 12:15:32
  • 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395045033@qq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评论  0  访客  0